会员您好,中国雕塑学会欢迎您!  [登陆]
会员官网 MEMBER ZONE
曾成钢Zeng Chenggang
http://zengchenggang.csin.org.cn
我的文章My Publications
艺术评论
曾成钢

曾成钢的雕塑改写了中国现代雕塑作品曾经“抒情性”的审美范式,将一种充满阳刚之气,雄阔、刚健、强悍的个人风格带至抒情性作品之中,从而将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升至艺术创作的抒情模式。(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曾成钢的雕塑“处于当今中国传统雕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起始阶段,因而其创作与贡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曾成钢是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重要雕塑家,其从事雕塑创作的同时还担任教学及大型公共艺术项目的策划与组织。其雕塑面对本土现实及外来文化的挑战,包括艺术的类型、观念、语言、形态乃至材料技法等方面。这种挑战几乎伴随曾成钢近30年的艺术历程,故其艺术成果便是对于挑战的回应;曾成钢不断超越现实的同时,也不断地超越自我。“穿越·曾成钢雕塑展”以艺术的方式,跨越东西方文化视觉,为中国和德国文化交流谱写一章新篇。(潘公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在传统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之间,曾成钢成功地建构了以东方传统为底色的新雕塑美学,以最古老的美学形式实现了最现代的雕塑变革。这种思想与信念的成长,将是那些腐朽的东西—寄生者、后殖民呓语、泥古不化信条的摧毁性力量。还有一点,也足以令人宽慰,那就是曾成钢雕塑美学所坚守的信条与原则,如今已不可遏止地呈现为中国当代雕塑最显著的特点,或者说,正在不断地内化为它的时代性格。(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曾成钢的雕塑艺术之所以达到新的高度,是他对民族传统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的深入认识和理解的结果。其作品以富有实体张力的雕塑语言,以宏大的气魄和正大的气象,传达出高尚的艺术格调和趣味。在结合传统与创新、材料与文化、手艺与精神方面的思考与探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显示出他丰富的想象力和生气勃勃的创造活力。(邵大箴,美术史论家)


曾成钢在面对现代雕塑的激进主义与文化守成主义、社会政治立场与形式语言立场等各种文化选择的时候,自觉选择了“中场”,他以个性鲜明、刚健豪迈的抒情性雕塑,以对民族文化本位的坚守以及对雕塑形式语言孜孜探求,独树一帜地回应了中国雕塑的现代性问题。(孙振华,艺术批评家)


曾成钢作为中国雕塑界的领军人物,他的创作一直是走在时代的前列的。他积极倡导和提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高屋建瓴地阐述中国气派文化形象,他的创作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善于吸收西方现代雕塑在审美、造型、空间处理等各个方面的优点,并将中华文化传统与之结合起来,进行新的创造,在中国当代美术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吴长江,中国美协会副主席)


一些敏锐的雕塑家清醒地意识到,无论中西传统,都可以成为创新的依据和灵感的源泉,但重复传统肯定不行,必须探索一条属于中国雕塑艺术的新路。曾成钢用自己的艺术实践说明,中国雕塑必须走一条既植根于中国传统,又借鉴西方乃至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又借鉴西方乃至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道路,才能形成自己的风貌,积淀出新的传统。(张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页数: 共 1/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自觉的“中场”—现代性语境中的曾成钢》 下一篇>>> 没有了哦
中国雕塑学会版权所有